合作交流
学术交流
首届商音国际音乐家大赛:赛制创新与人才培养
作者:365bet网页版日期:2025/10/25 浏览:
继全球预赛之后,首届“商音国际音乐家大赛”将于10月26日至11月3日在福建泉州大剧院展开复赛。 20位来自世界各地的音乐人才将齐聚泉州,这座千年海上丝绸之路沿线的古港、宋元时期中国的东方起点。他们以琴键为船,以旋律为帆,开启跨越文化界限的艺术对话。首届“商音国际音乐家比赛”由上海音乐学院、福建省泉州市惠安市人民政府、芬兰萨翁林纳音乐学院等海外合作院校联合举办。新创立的赛事是全球首个以NG“音乐家大赛”命名的国际赛事。创新性地形成三轮不同类别的竞赛单元,全面、系统地评价参赛选手的综合艺术素质和实践能力。上海音乐学院院长廖昌永表示:“本次比赛的创立深深植根于上海上海学校运营的悠久学习传统,为全球音乐教育提供‘中国计划’的重要技能。音乐能力建设不仅需要展现出色的独奏技巧,还需要在半决赛中展现出作为合作钢琴家的敏锐理解力。理查德·施特劳斯或钢琴三重奏” 贝多芬、舒伯特的演奏,在组委会提供的高水平室内乐团的配合下(少数会自带搭档),测试他们对室内乐对话和协作结构的理解能力。随后,合格的考生进入了艺术歌曲环节,他们不仅演绎了德奥歌曲,演奏了舒伯特、舒曼等人的经典曲目,还演奏了两首选自上海音乐学院与德国大熊出版社联合出版的《玫瑰花的三个愿望:16首中文歌曲》中的中文作品。钢琴方面,他们必须同时指挥上海音乐学院交响乐团,并由上海音乐学院著名教师担任主唱,来完成演出。程忠立即开始参与评审,记录自己的指挥和配合能力。最后,他将正式比赛的表演与综合分析相结合,实现了从“表演者”到“音乐翻译”到“舞台监督”的完整链条分析。专注教育:从技术提升到艺术个性的塑造。国际音乐比赛联盟旗下,全球范围内举办750多项钢琴比赛,每年产出2000多名前三名获奖者。在在此背景下,青年艺术家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比竞赛排名更为关键。廖昌永强调:“本次比赛致力于实现从‘钢琴比赛’到‘音乐家比赛’范式的转变。我们评选的不仅仅是技术上的优胜者,还有独奏、协作、指导等多维度能力的音乐家。音乐史,巴赫、莫扎特、贝多芬、门德尔松、马勒、肖邦、瓦格纳、拉赫玛尼诺夫, 伯恩斯坦、巴伦博伊姆等,许多大师都是集创作、诠释和表演于一体的多才多艺的艺术家。 98年来,上海音乐学院一直走在国内专业音乐发展的前列,自觉肩负着引领学科演进和人才培养模式变革的使命。当前,学校积极响应国家文化强国战略,倡导内涵式秋天艺术教育从“重技能”到“重艺术”、从“专才”到“通才”,为国家文化提供全球竞争的后备力量和人文深度。大赛获奖者被推荐参加“上海之春”国际音乐节、上海国际艺术节、上音歌剧院演出季等上音国际合作平台等备受瞩目的项目,开启了从“田野获奖者”到“舞台艺术家”的职业转型之路,为中国乃至国际音乐人才架起一座坚实的桥梁。跨文明相互学习:使用音乐作为跨文化理解的共同语言。本次比赛选址在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泉州,具有深刻的象征意义。音乐作为一种不需要翻译的世界语言,成为连接东西方、古今对话的理想媒介。登时代。比赛不仅是技能的较量,更是文明对话、情感融合。来自中国、法国、德国、意大利、英国、美国、希腊、玻利维亚、新西兰、韩国、日本等国家的20名半决赛选手将于近期来到泉州。通过此行的训练、比赛和交流,他们充分领略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,使比赛成为文明交流互鉴、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载体。在剧目设计上,组委会刻意构建了东西方经典并置的框架。比赛不仅要提供古典音乐的主要文学作品,还要演绎《玫瑰三愿》、《大江东去》等中国诗词与西方技法相结合的艺术歌曲。这种并置不是简单的叠加,而是旨在引导音乐家建立不同文化逻辑之间的理解,在差异中求异,从而培养跨文化解读的敏感性和解读灵活性,推动中国音乐成就从“被听到”到“被理解”,进而参与塑造全球音乐文化的多元化形象。评审团的国家、国际的多样性保证了审美判断的开放性和包容性,使大赛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相互学习和交流的空间。 ”推动构建新时代人类命运共同体。 ” 上一篇:区领导莅临现场检查督导生态环保问题
下一篇:没有了
下一篇:没有了
相关文章
- 2025-10-25青年志愿者占比60%,在这里掀起社区管理
- 2025-10-24招募中!诗歌开麦期待您的参与→
- 2025-10-23今天依然有强=͟͟͞͞风=͟͟͞͞吹!美味的
- 2025-10-22超过千人参与!江湾体育场发生爆炸
- 2025-10-21中诚信信托因10项违规行为被处以660万元
